2021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
2021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
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强化实验教学目标。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1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的内容,具体内容: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物理实验是很有趣的!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八年... 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物理实验是很有趣的!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 第二章: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 A 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 B 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 B 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 B 能够听到敲击声。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 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发现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9. 设计实验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将蜡油放在小烧杯中并一起放到冰块上,在装有蜡油的烧杯中放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蜡油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计示数一直在降低且烧杯底部的冰块熔化,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10.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将一块冰冷的玻璃片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11.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上一滴酒精,发现过一段时间后酒精消失了。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12. 设计实验证明:液化放热。
将一个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一段时间后碎冰熔化,同时试管外壁出现小水珠。(将冷手放到开水上方,发现手上出现小水珠,同时手感觉到烫。)证明液化放热。
13. 设计实验证明:蒸发吸热致冷。
将蘸过酒精的棉花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一段时间后棉花上的酒精减少且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致冷。
14. 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在两块玻璃板 A、B 上分别滴两滴等质量的酒精,把两块玻璃板放到同一窗台的阳光下,用纸板给 A 玻璃板挡住阳光,保证两滴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相同。发现用接受阳光照射的 B 玻璃板上的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一定时,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15.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将两滴质量相同的酒精滴在玻璃片上,一滴摊开,另一滴不做处理,放在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相同的地方,发现一段时间后,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在液体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一定时,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16.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用滴管在两片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表面积(形状)相同的等质量的酒精,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下。在一滴水上方用电风扇(不要用吹风机,为什么?)吹,另一滴水不作任何处理。发现用电风扇吹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温度和表面积一定时,液体上方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17. 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不一会儿烧杯内就出现了紫色的气体。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18.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待烧杯内出现大量紫色气体后,停止加热。发现冷却后的烧杯壁和顶部玻璃片上出现了黑紫色的碘颗粒。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 19. 设计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水槽中加几滴牛奶并搅拌均匀,用激光照射水槽,发现水槽内激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五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0. 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发现三束激光向主光轴方向靠拢,并能会聚到一个点上,证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 设计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凹透镜,发现三束激光经过凹透镜后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发散开来。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压力、压强经典题型集锦 一、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 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 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 2(m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p=gh ⑷压强单位 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 V=Sh ;质量 m=V=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gh ⑶液体压强公式 p=gh 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
㈠首先确定压强 p=gh; ㈡其次确定压力 F=pS 特殊情况:
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 F 用 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 p0 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
大气压 p0=760mmHg=76cmHg=1.01×105Pa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10.3 m 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 若外界大气压为 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从左到右依次为)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E 标准大气压:
支持 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 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 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
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 3000 米以内,每上升 10 米,大气压大约降低 100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 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 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の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の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の理解,发展学生の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の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の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の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の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の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の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Fpg
Fpg 4.开展形式多样の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内容和时间安排
章节 1.1 1.4 2.2 3.1 3.3 4.2 4.3 4.4 4.5 5.3 6.1 6.3
Fpg
内容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の长度 测量平均速度
探究声音影响响度の因素是什么 用温度计测量水の温度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の变化规律 探究光反射の规律 平面镜成像の规律 探究光の折射の特点探究光の原色
探究凸透镜の成像规律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の质量 测量物质の密度
八年级上实验工作计划3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1.每两周集体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平。
2.选用学习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平驾驽教学工作。
3.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1.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1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1.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2.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可以猎取不同教材版本、网上资源与相关资源,尤其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方面,,进行比较取舍。
四、构建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
1、构建教学设计。新学期,我们必须从静态教学设计向动态教学设计过渡,把学生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补充,避免不分班级,不分学生,呆板按预案教学。
2、学有定章;教无定法。通过常规教学、公开课与说课或教学比武,根据教师素养展示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师进行公平、公开与公正的过程评价。
2
五、发挥多媒体作用,注重物理实验
1、发挥多媒体作用。我校有五间多媒体教室,预计每位教师可以上20节多媒体课。要求精选课件,改编课件。
2、注重物理实验。(1)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动手实验相结合;(2)准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实验器材,供学生实验探究。
六、合理安排进度,及时反馈调整
1.合理安排进度;学校给我们物理科一学期有52课时;初步安排如下表:
章节内容课时
第1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4
第2章运动的世界7
第3章声的世界5
第4章多彩的光9
第5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6
单元测试6课时,期中考2课时,期末考2课时。
2.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的调整是依据教学对象的反馈。我们可以从课堂提问、课后交流,实验操作、批改作业与单元测试及同行交流,去了解学情;从“双基”抓起,用专业角度,排除
3 学生思维“病灶”,要求学生更正部分、多种解法写在作业纸上,装订成本,灵感与创新意识写在相应课本章节里,以利智慧共享。
七、学习方式多样化,抓紧培优辅差
1.学生学习形式有:听讲、答问、小组讨论;实验、论辩、制作、竞赛以及讲座。对上述学习环节,要进行点拨、指导与评价;建立学生学科成长档案袋。
2.培优辅差。制定培优辅差方案,做到定目标、定对象、定课题、定时间与定地点,长期跟踪,严格检查。
文章地址:http://www.gxcha.com/jy/66044.html